“教學設施更完備了,校園美化亮化了,食堂飯菜更實惠了……”連日來,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師生頻頻點贊學校的一系列校園服務保障工作。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校圍繞“地方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兩項重點工作,對辦學條件建設、招生就業、人才培養等問題,開展“問診”“把脈”“點穴”三步走搜集分析,達到“解剖式”調研的效果。學校開展“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推動產教融合、內部治理、服務地方等14項整改工程,讓“解剖式”調研的成果成為學校發展的“推進器”。


“把脈式”調研找痛點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校黨員干部開展六大調研:做好事關學校發展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推動落實的督察式調研。學校黨委班子確定了學風建設、對“一把手”的監督、“破立并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7項選題,著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破解制約學校高質量發展堵點問題。處級干部圍繞學生、教育教學改革、科技創新發展等基層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師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共梳理提交70項調研選題,在“解剖麻雀”中摸清實情、找準癥結、對準痛點、提出對策。


“問診式”調研找對策
針對“把脈式”調研梳理出的77項調研選題,學校領導、院系和部門負責人深入學院、系室、年級、班級、宿舍開展“走找想促”活動,到師生不滿意的地方去找思路、找對策。


學校黨委班子聚焦高質量發展,真抓實干“破難題”。班子成員走進學生社區、召開師生座談會、舉辦“校長請你喝奶茶”活動,以面對面交流、一線調研等方式傾聽師生心聲、體察基層困難,找問題、解難題,將試驗場地建設不完善、教職工赴企培訓少、校內車位緊張等一大批難點、痛點事項列入先行先改“急難愁盼”事項。


職能部門負責人聚焦服務師生質量,真情實意“解民憂”。全校20個部門實現調研全覆蓋,逐一調研、解答師生反映的人才引進待遇落實慢、績效考核不完善、工作數字化程度低等問題,推出“一線”工作法、開展“打井式”解決思路,堅持“帶著問題下去,揣著答案回來”,倒排工期,精準有效為師生排憂解難。


院系負責人聚焦學科建設,快速行動“強保障”。各院系積極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推進各專業的特色培育。探索建立專業集群建設機制,嘗試打破各系、各專業間的壁壘,整合專業建設資源,實現人才培養和應用研究交叉融合。注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不斷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能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融會貫通到教學全過程。



“點穴式”調研提效能
通過“問診式”調研,學校匯總師生急難愁盼問題54項,目前已解決33項,實現調研走深走實、問題解決解答、成果轉化常態長效。學校積極拓展“兩送兩解兩強”行動成果,即送政策、送溫暖,解基層之難、解師生之難,強作風、強基礎,著力推動集中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師生所盼、地方所需難題。例如學生的就業擇業問題是我校最關心的典型問題之一。學校今年多次召開就業工作推進會、2024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動員會、大學生創新空間建設工作推進會等,及早謀劃、及早部署、及早啟動,全面拓展就業渠道,深入推進就業工作。


學校相關部門深入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主動對接周邊就業市場資源,不斷拓寬就業合作“朋友圈”,深度挖掘大型國企、事業單位和中小企業等就業資源,千方百計為畢業生穩崗拓崗。學校加強就業兜底幫扶,通過“一對一”精準指導,靶向服務、定點援助,今年畢業生實際簽訂協議和勞動合同就業率同比增長,靈活就業率同比下降,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為88.61%,連續兩年處于自治區本科高校前列。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通過"走找想促”把學查改貫通作為關鍵抓手,把推動事業發展作為最終目的,結合“解剖式”調研,細化任務清單,定期督查督辦,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到規律,建立了問題入庫出庫機制,不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