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師者如光,微以致遠。為展示我校優秀教師代表風采,特推出“不一樣的鄂應院教師”專欄,一起來認識溫暖又嚴格的雷達老師,活潑又認真的李含老師,美麗又執著的張美霞老師,年輕又穩重的蘇尼日哈拉老師。還等什么,快來看這些老師的“酷颯變身”吧!
沒錯,我們剛才看到的就是活力滿格的張美霞老師!她是醫學系護理學教研室主任,正如她在視頻里展現的風采一樣,授課時嚴謹認真,護理示范干脆利落,與學生相處親切和諧,鉆研學問思維活躍。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堅持“用愛培育愛”的年輕教師。


我們見到張美霞老師時,她正在給學生上護理課,清晰整潔的板書,把護理學原理和重點逐一呈現在學生眼前。她講課音調不高,卻聲聲入耳、抑揚頓挫,學生在這樣的講課環境中,不容易走神,而且能積極融入課堂實操和思考中。能緊緊吸引學生海綿般吸收知識,這是張美霞老師的為師之道,也是獲得學生喜愛的重要魅力。在這背后,是她踏實的工作磨練和教學經歷。


2008年大學畢業后,張美霞進入內蒙古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創傷外科工作,這一年的一線歷練,讓她積累了創傷外科的護理技能,也明白了為患者做的包扎、扎針、翻身等護理工作,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護理人員的耐心、愛心與責任。2009年至2018年進入鄂爾多斯市衛生學校任教后,張美霞便把這種“心中有愛”的護理理念教給每一位上課的學生,為鄂爾多斯及周邊地區輸送了大量具有專業技能和敬業精神的醫護人員。


2018進入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醫學系任教后,張美霞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本科院校的教學要求、人才培養、就業質量等工作要求更高、職責更重,張美霞面對新挑戰,她選擇用科研反哺教學的方式尋求突破。在承擔《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等五門課程教學及本科畢業生論文指導工作的同時,張美霞還在內蒙古醫科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這期間,為解決過渡階段護理學專業班級多、層次多、學時多的問題,張美霞承擔了超過600學時的教學工作量,保證學生的每一科專業課程都高質量、系統化地學好學會,用好用通。這讓她先后四次獲評學校“優秀教師”稱號。


在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準備期間,張美霞真切感受到“分身乏術”的艱難。作為護理學教研室主任兼醫學系第一教師黨支部書記,她承擔著教研室管理、護理學專業建設及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等各項工作,但2022年下半年正值學位論文撰寫的關鍵時期,家人手術住院了,每一面都需要她親力親為,每一面又不能馬虎應付,重重壓力一度壓得張美霞倍感焦慮。但外柔內剛的張美霞沒有退卻,她把每一天的時間分塊管理使用,教學、科研、學業、家人等工作生活責任,被安排到不同的時間板塊中處理,不僅高效而且能兼顧平衡。


在這期間,張美霞主持完成了系部2022版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大綱修訂工作,順利完成專業評估、教研室評估等各項評建任務。她主持的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哲學專項課題順利結題,參與建成可供臨床護理學課程開展PBL案例教學的護理虛擬仿真實訓室及模擬病房1間。在國家級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教科研論文4篇,參編高等職業教育新形態一體化教材1部并出版。

任教14年來,張美霞獲得鄂爾多斯市職業技能競賽養老護理員項目第三名、鄂爾多斯市青年崗位能手、全市技術能手 、全市巾幗建功標兵、全市優秀護士,并指導學生參加全區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三等獎。這幾年,張美霞深切感受到,護理學的教學工作已經不能局限于課堂的理論、操作、實習等常規教學方式,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科研、臨床的平臺和機會,才能讓她們學會“知其所以然”,才能讓學生在工作中走上更廣更高的平臺。為此,她推薦護理技能較高的學生參與鄂爾多斯中心醫院的老年護理項目,讓學生在臨床一線提升本領、鍛煉職業素養。

“閑不住”是張美霞的性格。這段時間,她和鄂爾多斯中心醫院合作開展了一項鄂爾多斯市科技計劃項目——乳腺癌幸存者社會疏離的診斷與干預,并讓具備科研能力的學生共同參與。她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為罹患乳腺癌這個群體提供更多關愛與幫助,讓社會、醫院、家庭都能聯動起來,為患者提供理解、公平、舒暢的生活、康復環境。
鄂應院醫學系護理學教研室主任 張美霞用愛培育愛用心教與學致敬“優秀教師”張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