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如光,微以致遠。為展示我校優秀教師代表風采,特推出“不一樣的鄂應院教師”專欄,一起來認識溫暖又嚴格的雷達老師,活潑又認真的李含老師,美麗又執著的張美霞老師,年輕又穩重的蘇尼日哈拉老師。還等什么,快來看這些老師的“酷颯變身”吧!
在鄂應院,提起體育教學部的李含老師,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跳繩很厲害”!但我們見到李含老師時,她正在跳舞!綠茵場上,音樂動感,身著民族馬甲的李含和學生歡快地練習跳舞,那份陽光、熱情、積極,讓現場的每個人不由自主跟著他們滑動舞步、擺動手臂、開懷大笑。今天“不一樣的鄂應院教師”,我們一起認識“不跳繩去跳舞”的李含老師。



晚上七點,學校體育館的燈“啪”地亮起,李含和跳繩隊的學生仿佛聽到發令槍響,人人抖動跳繩,開始日復一日辛苦的訓練。指導學生訓練時,愛說愛笑的李含變得很認真很專注,學生每一處不規范,她都及時糾正、示范;學生每一次進步,她都準確到位總結、肯定。在跳繩翻動的現場,李含仿佛氣場十足的“急先鋒”,敏銳地捕捉每一處失誤,迅速地指揮每一次突破。



跟著李含訓練跳繩的學生,大多是民族預科班學生,他們熱愛運動、肯下苦功、團結友愛,李含抓住這些優點,讓每個人都在跳繩中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潛力,找到自己獨特優勢,在競賽場上自信展現實力,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奮斗動力和目標。



小芳是跳繩隊的隊長,也是最早跟著李含練習跳繩的學生之一。她說,自己從牧區出來上大學,從來沒想到通過跳繩能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沒想到能登上全國大賽的冠軍領獎臺。李含老師讓他們在大學里找到了最有價值的自我。




李含承擔著大學體育三、大學體育四花樣跳繩選項課教學及跳繩套路研發和推廣工作。2020年,《花樣跳繩》課程獲批校級一流課程,逐步形成“一品二技三練四賽”體育綜合育人模式;2021年以來,李含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跳繩競賽團體一等獎2項、單項第一名9項、自治區級團體第一名1項;2022年通過虛擬教研室的形式與內蒙古學生體育協會跳繩分會及各高校骨干教師一同創編《內蒙古跳繩大眾等級基礎套路》,并列為自治區跳繩比賽項目。



目前,跳繩已成為我校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項目,每年參與打卡跳繩運動的師生有2700多人,參與率將近全校的師生的三分之一。在李含和體教部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成為全國跳繩普及率全國第一的高校、全國第一所普及智能跳繩柜的高校、全國第一所形成“五課一推,多元化推廣”跳繩普及模式的高校。



李含老師的心愿,是把跳繩運動帶出校園,帶向大眾體育中間。這個夢想在她和學生的一點一滴汗水中,正在照進現實。他們推出“牽牛花”花繩計劃,舉辦公益活動37場,走進社區、學校、農牧區等地“送體育、送健康、送器材”,累計服務13500多人次,“牽牛花”跳繩服務隊正在成為我校的特色體育教學品牌。




“含姐”是學生對李含最親切的稱呼,也是最信賴的表達。“含姐”帶領學生推廣公益跳繩項目,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被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評為校園跳繩活力獎,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獲校級銀獎。“含姐”領著學生們走進烏審旗大草原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走馬文化旅游區體驗學習鄉村振興項目、傳播健康運動理念、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根細細的跳繩,一頭牽著運動的快樂,另一頭牽著鄂應院師生的擔當。
李含老師不僅被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評為跳繩推廣大使、國家級優秀教練員、省級優秀裁判員,還獲評市級教育系統優秀黨員、校級優秀教師、校級優秀黨員等榮譽。她把堅韌、樂觀、不服輸的體育精神,傾注在每一項工作中,在“繩彩”飛揚中體現鄂應院教師神采飛揚的精氣神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