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0日,第七期應用型課程建設大課堂在北京舉行。姚德校長帶隊,查干巴特爾院長、劉建教務長等一行15人參加此次培訓,并在京召開我校應用型課程建設研討會。
應用型課程建設大課堂是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和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主辦,致力于進一步深化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充分發揮課程建設在高等院校轉型發展中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的能力素質。本次大課堂共有26個省市及自治區的97所高校中400余位教學相關人員參加,大課堂共邀請到9位來自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和知名高校的教學專家圍繞應用型課程建設的國際經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實施及評價、產業鏈對接專業鏈人才培養創新實踐、應用型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做專家報告。大課堂共邀請5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介紹本校的課程改革實踐探索經驗,15位來自一線的教務工作者或教師就專業建設或課程改革進行現場說課,144門優秀課程設計案例以展板形式參加課改展覽。在閃電演講環節,我校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曉雪進行了兩分鐘的即興演講,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和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的課改探索。
經過為期兩天半的學習,我校參訓人員對產教融合、學科專業建設和應用型課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日晚17:30,全體參訓人員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專家公寓七樓會議室召開四個半小時的現場研討會。參會人員結合所學內容、我校實際及各自負責和分管工作,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圍繞學科專業發展、優秀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研討,積極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對學校建設發展的意見建議。
研討會上,姚德校長圍繞本次學習感受、如何將所學理論與實際工作結合和對我校工作的具體意見進行總結講話。姚校長首先肯定,此行與會人員的學習態度是端正、認真的,能夠圍繞所學理論展開思考并提出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的工作思路。他說,我們學校各方面基礎是好的,廣大教師應懷有充分的自信在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這個大平臺上實現個人和學校的共同發展。他指出,我們國家的課程建設經歷著傳統課堂教學、西方特點較明顯的翻轉課堂和借鑒歐洲國家較多經驗的產教融合等多種教學表現形式,在我們不斷接受和借鑒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同時,要始終明確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通過我們的教育教學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和以理論為支撐的實踐能力,要深刻理解產教融合的內涵,不能進入簡單的“3+1”或“2+2”,甚至職業培訓所在的誤區。他強調,學校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首先必須明確我們的努力方向和突破口,即緊密結合鄂爾多斯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地區特色,將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崗位對接,以專業為平臺、以課程為抓手去培養應用技術人才。最后,姚校長提出“只有地方的才是國家的,只有國家的才是國際的”,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需要“立足鄂爾多斯、服務鄂爾多斯”,實現應用技術學院和鄂爾多斯的同發展、同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