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全國共計有14000多名護士加入到戰“疫”逆行大軍,投身于暴露風險最高的湖北武漢抗疫一線。“護士”這個名詞再一次溫暖了人心,“護士”這個身份再一次彰顯了她職業的光輝,那些柔弱的身影和堅強的面孔如一個個提燈女神,贏得全國人民的贊譽和尊重。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院校友挺身而出,積極關注前線需求,或是主動請戰,或是欣然應戰,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榜樣的力量。我們連線部分援鄂校友,聽聽(他)她們的心聲吧!
榜樣人物:馬蘭芝(鄂爾多斯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1996屆護理班,現任東勝區人民醫院ICU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李娜(鄂爾多斯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2007屆護理班,現就職于東勝區人民醫院ICU護師;孫璐(鄂爾多斯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2006屆51班,現就職于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護師;寶音那(鄂爾多斯市第四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222班,現就職于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師;王紅(鄂爾多斯市第四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2006屆護理班,現就職于東勝區人民醫院護師;海日恒(鄂爾多斯市第四批援助湖北醫務人員之一),2010屆91班,現就職于杭錦旗人民醫院外二區護師。
馬蘭芝、李娜、孫璐是鄂爾多斯市第一批援鄂醫務人員,據了解,她們是最早到達“方艙醫院”的一批醫務人員,起初條件比較艱苦,但她們努力克服,逐漸適應,并認真值守。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和工作任務之重,她們發轉的工作場景動態不多,更多的是用實際行動書寫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此次戰“疫”中,馬蘭芝也因其突出表現,火線入黨。
武漢“方艙醫院”內空曠且沒有暖氣的大廳里,她們的防護服下僅穿著一層單薄的衣服,額頭被防護鏡壓到沒有知覺,30名患者的管理工作讓她們的嗓子分分鐘喊啞。拖著疲憊且快要低血糖的身體深夜回到酒店。這一天,她們已經近乎累垮。

馬蘭芝(右一)、李娜(左一)與戰友練習穿防護服合影

馬蘭芝與李娜在病區穿防護服工作照
到達“方艙醫院”進入工作崗位后,樂觀的孫璐和她的同伴通過對患者教授傳統中醫的健身氣功——八段錦,讓枯燥乏味的病房內立馬活躍了起來,讓人民看到一個爽朗、豁達的小姑娘迸發出的強大力量!
“這場疫情的發生牽動著千家萬戶,各地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迅速集結,無畏出征,奔赴‘戰疫’一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與犧牲,用醫者仁心給全國人民帶來最溫暖、最堅定的力量。‘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也很榮幸能夠作為內蒙古第二批、鄂爾多斯市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武漢,這次出征是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從穿上防護服那刻起,就注定要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它不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種磨練,在此過程中經歷忍耐、付出,練就仁慈與堅毅。
我堅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很快會取得勝利!學弟學妹們:‘白衣天使’是我們的光榮稱號,治病救人對于我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這是我們醫務工作者該承擔的責任。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繼續守護健康、拯救生命,發揚南丁格爾精神,讓未來因你們的存在更精彩,讓世界因我們的存在而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加油吧!在此也特別感謝醫院對我的培育和信任,感謝母校對我的栽培與教導!”孫璐從前線發回這樣一段話與我們共勉!

孫璐穿防護服的工作照和出征前剪發紀念照
寶音那與王紅、海日恒等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做重癥患者護理支援,工作任務繁重,經過十幾天的努力克服,漸漸適應了環境。
“我的母校是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畢業后考入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母校給我奠定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才讓我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母校的精心栽培,在這里先要獻上我的感激之情。這次來武漢支援,有人問我出征感想,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新冠肺炎’可以說是國難當頭,身為醫務人員的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沖在最前面,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想法。很慶幸自己選擇了護理專業,面對此次重大疫情,國家需要我們到一線、患者更需要我們去救治,自己能為國家出力,感覺無比驕傲,也無比自豪。
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句話反映了護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護理工作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更是一項凝聚愛與奉獻的事業,對于每一位護士來說救死扶傷的理想信念和腳踏實地工作作風都是缺一不可的,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有擔當,希望學弟學妹們也能因這份工作而驕傲,為自身的職業而自豪。加油!”憨厚的蒙古漢子寶音那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擔當。

寶音那
32歲的王紅,從事護理工作已經11年。“救治病患是我們每一個醫護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而疫情期間,這種使命感更強,去支援武漢,我們義不容辭。”王紅說,這不是口號,是信念。

出征前培訓中的王紅

出征前剪了短發的王紅
“90”后的海日恒,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二寶剛滿一周歲,毅然挑起重任,踏上出征之路,樂觀、積極的她常在朋友圈與親朋好友互動,讓我們看到這新生一代散發出的活力與能量。
“我是一名‘90后’,也是內蒙古醫療隊的一員。很多人都說‘90’后趕上最好的生活條件,都被寵成了寶貝,不曾受過苦,是溫室里的花朵......然而如今的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家園。我來武漢工作近半個月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熟悉,我克服了緊張的情緒,我很欣慰。當每次穿好防護服,拉開門進到病區的時候,內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沒有硝煙的戰爭,這讓我很激動,因為感覺自己象一名戰士。這一幕也讓我很受鼓舞,我相信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只要團結一心,一定會等到曙光的到來!每日工作結束之后看到自己滿臉的壓痕,手掌皺皺巴巴,其實挺心酸的,但是我深知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面前作為‘90后’的我更不能退縮。也正是因為這份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讓我作出了馳援武漢的決定。作為學姐,我只想以身作則,給廣大學妹學弟們樹立一個好榜樣,并希望你們汲取正能量,練就正直、堅強、向上的人格品質,希望你們以后的人生更加精彩!”

進入病區工作的海日恒

日常工作中的海日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以來,鄂爾多斯市共派出47名醫護人員援助武漢,其中護理人員34名,這些優秀的護理人員大多數畢業于我院。她(他)們既是鄂爾多斯人的驕傲,也是我們學院的驕傲,更是護理人的驕傲。一直以來,學院注重培育高素質、品德高尚的護理人才,大約2萬多名優秀的畢業生遍布全市乃至全區。無論身在何方,她(他)們始終懷抱“救死扶傷”之初心,秉承“博學篤行,尚德濟世”的格言,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勤勤懇懇,為祖國的醫療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