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已經出爐,大學追夢正啟新篇,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以青春為約,以匠心為伴,向每一位砥礪奮進的你,發出誠摯邀請。今天,跟隨鄂小鷹的腳步,一起走進土木工程學院,期待與你相遇鄂應院校園,共譜青春華章。
土木工程學院始建于2008年,是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較早成立的學院之一。學院開設土木工程、工程造價、礦物資源工程、安全工程及智能建造工程(職業本科)特色專業,其中土木工程專業為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依托鄂爾多斯礦區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工程研究中心、BIM智能建造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學院聚焦智慧城市、綠色礦山、礦山安全與生態修復等領域,構建“應用型+產學研”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地方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920人,累計培養畢業生1430人,近五年平均就業率達89%,其中384人入職中交、中冶等大型國企。學生在各級賽事中獲獎150余項,彰顯扎實的專業能力與創新素養。學院深化校企合作,與興泰建設集團等企業共建BIM工程研究中心和15個實習基地,設立“和利獎學金”激勵優秀學子,并深度參與鄂爾多斯礦山開發利用、城市基建等重大項目,累計為地方輸送技術人才超380人。
學院實驗實訓中心設有13個實驗分室,配備工業CT、巖石三軸試驗系統、無人機測繪系統等先進設備。中心承擔校內外科研課題30余項,并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開放共享平臺。學院現有教職工48人,其中博士4人,副高及以上職稱14人,“雙師雙能型”教師16人,并有特聘教授4人。團隊獲自治區教壇新秀、草原英才等榮譽8項,近五年主持省部級教改及科研項目27項,發表SCI/EI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1部,獲專利軟著63項,并斬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榮譽。
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代碼:081001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 制:4年
專業介紹:本專業為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以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核心,構建“校企聯動、產教融合”培養體系,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專業立足鄂爾多斯產業需求與行業趨勢,向地下工程和智能建造方向轉型,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地區及全國輸送高素質專業人才。
教學條件: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6人,博士3人。多位教師獲得自治區級、市級教學榮譽。擁有13個校內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達3000余萬元,與興泰建設集團等12家單位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為學生的校內外實驗實習提供保障。
人才培養: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具備道路勘測設計、橋梁結構設計和施工組織管理的專業核心能力,具有創新能力、國際視野,能夠在道路與橋梁工程、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土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5年左右,能夠在土木工程領域成長為業務骨干、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并達到工程師技術水平。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公路、市政、建筑等領域從事施工管理、監理、造價及項目管理工作,或進入政府部門參與基建規劃與質量安全監管。近三屆畢業生主要就職于中鐵、中化、興泰建設等大型國企及地方單位,擔任施工技術員、造價員、監理等。
咨詢電話:15149703458 (李老師)
工程造價專業
專業代碼:120105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 制:4年
專業介紹:本專業以“OBE教育理念+‘1+X’證書”為培養特色,聚焦工程計量與計價、項目全過程造價管控、項目BIM技術應用和項目管理四大核心能力培養。專業依托校企緊密合作平臺,將BIM應用、智能建造、智慧運維等現代技術融入課程體系,通過項目式教學、虛擬仿真、案例實戰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適應建筑、道橋、礦山、應急管理等領域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教學條件:專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7人。工程造價BIM實訓室的儀器設備總值205.5萬元,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總值262.4萬元,擁有3個優秀校企實訓實習基地,充分滿足了教學、科研、項目合作與實踐的需求。通過各類課程教學、科技創新及專業競賽等全過程造價管控技能培養,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應用和工程師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人才培養: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工程基礎、專業理論與方法,以及法律法規和現代信息技術等知識,具有工程計量計價、工程造價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的專業核心能力,具備創新創業意識、科學文化素養,能夠在建筑工程、礦山工程、橋梁工程、應急管理等部門從事工程概預算、招投標、審計、BIM技術、項目評價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去向:在新型城鎮化與“雙碳”目標驅動下,學生可參與建筑、道橋、城市更新等重大工程。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可在咨詢公司、監理企業從事BIM咨詢、招投標、預決算等工作,或于事業單位、國家電網、國家能源從事預算管理,也可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碩士研究生。
咨詢電話:15034713414 (杜老師)
礦物資源工程專業
專業代碼:081505T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 制:4年
專業介紹:礦物資源工程隸屬于礦業工程一級學科,是我校最能體現礦業特色的優勢專業,主要培養資源勘查、資源開發和礦山環境治理領域的應用技術型高素質人才。本專業是以鄂爾多斯及周邊地區的煤炭資源為依托,培養根植當地、服務當地、應用當地的特色地礦專業。
教學條件:專業擁有14人“雙師型”師資團隊,博士5人、高級職稱5人,聯合行業專家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人才培養體系。該專業配備礦物巖石實驗室、力學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電鏡、工業CT等先進平臺。開設了礦產資源勘查學、采礦學、礦山安全工程等核心課程,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綜合實訓、各類型綜合實踐、仿真模擬實訓等環節,強化資源勘查、資源開發和礦山環境治理綜合能力。

人才培養:本專業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以校內和校企合作實習實訓相結合,采用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充分體現產學研一體的辦學模式。
就業去向:專業畢業生可在礦業、地質礦產、礦山環境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監理、工程施工與技術管理,或進入政府部門從事技術、管理、監察、執法等工作。首屆本科生就業率超97%,主要就職于央企及國企(煤炭、能源、礦業集團等),從事技術管理、設計、安全評估等崗位,其中服務鄂爾多斯本地畢業生占比超過50%,國能等央企就業比例居前列。
咨詢電話:18586036116 (陳老師)
安全工程專業
專業代碼:082901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 制:4年
專業介紹:本專業立足鄂爾多斯及周邊地區煤炭資源安全高效開采與智能化轉型需求,以“智能安全技術賦能礦山發展”為核心理念,為礦山安全領域培養“懂安全技術、精智能應用、善現場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教學條件:教師總計13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人,“雙師型”教師7人,注冊安全工程師2人,注冊巖土工程師1人,高級爆破工程師1人。
本專業具備7個專業實驗室:采礦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巖體力學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同步熱分析實驗室、核磁共振實驗室、掃描電鏡實驗室、工業CT實驗室,用于本專業的實驗教學、實訓教學及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本專業緊密對接當地煤礦智能化改造中通風系統優化、礦井災害精準防治、安全評價數字化等核心需求,形成“智能礦井通風+礦井災害防治+礦山安全評價”的特色課程體系。
以“共建平臺、共擔項目、共育人才”為路徑,與內蒙古泰昊實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礦企建立深度合作,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企業導師深度參與課程開發與實踐教學,構建了“基礎實驗—仿真訓練—現場實戰”三級實踐平臺,強化學生工程應用能力。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礦山企業、安全技術服務機構、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礦山安全工程技術開發與設計、安全檢測與評價、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培訓以及應急救援等工作。
咨詢電話:18810486109 (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