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應院,有這樣一群鄂小鷹,他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他們滿懷熱忱,充滿熱愛,他們用青春年華,書寫奮斗的篇章。他們,是我們的青春榜樣!今天,讓我們一同了解,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化學工程學院,2022級應用化學班,陳莉文同學。
陳莉文,共青團員,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化學工程學院2022級應用化學專業學生。現任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科創化學社社長。在校期間表現優異,連續兩年綜合測評成績位列班級前三,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單項獎學金等榮譽。在創新創業競賽中表現突出,榮獲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內蒙古賽區銀獎(兩項)、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自治區金獎和銀獎各一項。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獲評"合格志愿者"稱號,其服務成效獲得社區廣泛好評。
個人經歷
在大學生活中,我如一位堅毅的行者,懷揣著熾熱的夢想與執著的追求,砥礪前行。此次榮獲國家獎學金,于我而言,絕非終點處的榮耀,而是嶄新征程的起點,是求學路上的一座明亮燈塔,指引我在知識的海洋中繼續探索。
回想起初入大學的那一刻,世界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幅絢麗多彩卻又充滿未知的畫卷。我深知,這是我人生蛻變的關鍵階段,必須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迎接每一次學習機遇。課堂上,我如一塊渴望知識的海綿,全神貫注地汲取著老師們傳授的知識精華。每一個專業知識點,都像是散落在沙灘上的珍珠,我細心地將它們一一拾起,串聯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一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我與古今中外的思想巨匠對話,在思政課的思辨中成長,在基礎實驗的探索中進步。那些挑燈夜戰、潛心鉆研的時光,雖然艱辛,卻讓我體會到了汲取知識的充實與快樂。
我深知學術探索不應局限于課堂與課本的方寸之地。于是,我勇敢地邁出舒適區,投身于科研的廣闊天地。初次踏入實驗室時,那些精密的儀器和復雜的裝置如同待征服的科學高峰,既令人敬畏又充滿吸引力。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我開啟了研究之旅。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獨立設計研究方案;從實驗數據的嚴謹采集,到結果的細致分析,我始終保持著專注與熱忱。科研路上,失敗與挫折如影隨形,但我從未退縮。因為我深知,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向成功的階梯,每一個難題都是激發創新的契機。正是這份執著與堅持,讓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斷突破,不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更開拓了學術視野,培養了獨立研究的能力。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科研不僅是知識的探索,更是意志的磨礪與思維的升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專注理論學習與科研探索的同時,我始終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服務活動。作為紅十字會的志愿者,我與團隊成員密切配合,共同開展多項公益活動。我們定期探訪社區孤寡老人,為他們提供生活幫助和精神慰藉;組織參觀革命教育基地,在實地走訪中感悟紅色精神。這些實踐經歷不僅鍛煉了我的組織協調能力,更讓我體會到知識運用的現實意義。通過志愿服務,我深刻理解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真諦,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
回顧奮斗歷程,國家獎學金的獲得既是對我努力的肯定,更是莫大的激勵。它如同求學路上的里程碑,見證了我的成長與蛻變。然而我深知,這份榮譽承載著師長的諄諄教誨、家人的無私支持、朋友的真誠鼓勵。它不僅是一份嘉獎,更是一份責任,鞭策我在求知路上保持謙遜,在追求理想時堅定前行。今后,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在學術海洋中繼續探索。我期待在更高層次的學術平臺上深造,與優秀學者交流,不斷突破自我,為學科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我將始終銘記社會責任,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傳遞知識的溫度。
寄語
世界很公平,想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那就交出一個比別人更自律的青春,來換誰也偷不走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