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學校緊扣"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主題,組織52名師生走進鄂爾多斯市科技館,通過沉浸式體驗教學掌握應急避險技能,切實提升師生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科技館
研學沉浸式掌握防災“硬技能”
在科技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依次體驗了地震科普展廳、消防安全實訓區、交通安全體驗區、急救演練區四大主題展區,通過模擬場景和互動設備,將防災知識轉化為應急能力。



夜學堂開講
案例警示+實戰演練雙賦能
研學活動結束后,學校在東勝校區開設了?“消防安全”專題講座?。教官?以高校實驗室爆炸、宿舍違規用電起火等典型案例切入,剖析“小隱患釀大事故”的深層原因;并詳解火災“三分鐘自救窗口期”,現場演示防煙面罩佩戴、滅火器使用方法等實用技能。

活動結束后,醫學院郭司怡同學說:“地震體驗讓我懂得了掌握應急技能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醫學院教師王匯表示:“此次防災減災活動,既是安全課,也是思政課。未來我們將推動應急演練常態化,讓‘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成為校園新風尚。”

本次主題教育活動是學校響應“全國防災減災周”系列行動之一,通過科技賦能的情景教學、多部門聯動的資源整合,實現了安全教育從“知識傳遞”向“能力內化”的升級。下一步,學校將持續深化“校館合作”“校消聯動”機制,構建“科普研學+應急演練+智能宣教”立體化安全教育體系,為師生生命安全織密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