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學校藝術學院與鄂爾多斯市文化館聯合舉辦“非遺實踐工坊 傳承傳統文化根脈”的活動。
本次活動特邀國家級非遺項目鄂爾多斯短調民歌國家級傳承人哈勒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烏東花兩位藝術家現場展演教學,現場100多名師生參與活動。

活動以“鄂域尋聲 謳歌時代”為主題,聚焦鄂爾多斯短調民歌,哈勒珍現場演繹經典曲目,并分享其數十年的藝術實踐成果,烏東花作為新中國第一代蒙古長調歌王扎木蘇的傳人,以高亢悠遠的唱腔展示了游牧文化的深厚底蘊。兩位非遺傳承導師從歌詞發音,鄂爾多斯民歌風格把控,演唱音色進行指導,臺上臺下的學生們在《鄂爾多斯蒙古人》《金杯》《酒歌》等鄂爾多斯民歌聲中積極互動,將實踐課堂推向了高潮。


活動最后,通過鄂爾多斯民歌的傳承與技藝分享,使非遺真正走進高校課堂,融入師生藝術實踐,實現“學術研究+活態傳承+創新實踐”三位一體模式,推動地方傳統音樂與現代藝術形式跨界融合,在青年群體中煥發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