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信箱
專題專欄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發展格局下西部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編輯:李婧來源:學習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明確了我國現代化的路徑選擇。西部民族地區要找準自身發展定位,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打通供需兩端,耦合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擴大內需促消費,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相較東部沿海地區,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主要依靠本地勞動力,經濟體量小,外向型不明顯。西部民族地區應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提振經濟發展原生動力。

要著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通過要素匹配和產業鏈整合,提升產業附加值,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實現收入可持續增長。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市)民變股東”改革,構建“聯股聯業、聯股聯責、聯股聯心”的利益聯結機制。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快農村人力資本改造,采取針對性的生產就業培訓指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扶持,健全農民工工資有效增長體制機制,激發城鄉消費活力。

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帶動城鄉居民消費增長。注重增加在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方面的公共支出,為持續釋放個人消費需求創造條件。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數字化轉型,構建“線上+線下”的新型消費模式,使經濟循環更加強勁有力。

要重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優化和效率提高,配置更多的資源精準投向產出增加值高的重點領域。大力發展立足民族地區資源優勢和有地域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將投資與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使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更穩健更持久。

加強供需無縫對接,提升經濟內循環效率

經濟的有效循環不僅需要激活需求,還要匹配高質量供給。西部民族地區要協同推進擴大內需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質量供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要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現代化生態牧場、糧食生產功能區和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支持發展集約高效、用地規范的設施農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落實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任務,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使綠色發展成為西部民族地區的閃亮名片。立足生態、民俗、自然風光等資源,依托風景名勝區、邊境旅游試驗區、跨境旅游合作區等,發展旅游休閑、健康養生等服務業,打造區域重要支柱產業,以三產融合增強經濟內循環效能。

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對競爭力強的核心技術、關鍵產品的研發生產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助推企業高質量供給。優化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推動煤炭清潔生產與智能高效開采,加快風電、光伏發電就地消納,加大西電東送等跨省區輸電通道建設,提升清潔能源輸送能力,同時推動符合環保、能效等標準要求的高載能行業向西部清潔能源優勢地區集中。通過東西部聯動發展,打通供需兩端,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拉動數字經濟創新、孕育新的建設需求、吸引更大規模投資,在供給與需求之間形成正向循環,還有助于加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激活現代產業發展新動能。西部民族地區應把握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加快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建設,提高偏遠地區信息化水平,通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有效投資,刺激經濟增長,賦能區域經濟大循環。

推進三鏈耦合,創新驅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一方面,要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產業鏈完整性。對產業鏈主體在國內的,以大企業為抓手,通過引資補鏈、引資擴鏈等方式,將產業鏈延伸至包括設計和銷售在內的全過程全周期;對產業鏈關鍵環節在國外的,發揮企業比較優勢,解決“卡脖子”難題,通過向下或向兩端延伸,將產業鏈集中在本地并予以重構,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另一方面,要盡快補齊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加強技術自主研發,集中優勢力量推進科研協同攻關,增強科技創新硬實力,為完善內循環產業鏈作出貢獻。

西部民族地區是我國資源富集區,要強化資源戰略儲備,保證原材料供給充足。龍頭企業要適應供應鏈重組要求,順應數字經濟大發展趨勢,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要推動制造企業與物流供應鏈企業融合發展,通過鐵路、公路、水運、航空、信息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保障供應鏈安全,系統提升和優化供應鏈管理能力。

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的樞紐功能和資源聚合作用,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果產業化等創新鏈條的銜接。組建供應鏈創新聯盟,搭建精準對接服務平臺,推動高水平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攻關,加快成果轉化落地。健全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制,營造創新環境,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創新引領西部民族地區產業體系邁向中高端。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西部民族地區擁有沿邊區位優勢和開放開發空間大的后發優勢,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中大有可為。

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深度服務和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對外開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向規則制度型轉變。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開放制造業,逐步放寬服務業準入,提高采礦業開放水平,加強農業開放合作。鼓勵企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在境外投資經營中履行必要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責任,打造品牌效應。支持西部民族地區按程序申請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支持區域內企業開展委內加工業務,加快優勢明顯的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步伐,拓展國際新興市場。

西部民族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要依法依規先行先試,探索建設適應高水平開放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經貿制度體系,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要增設國家一類口岸,完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布局,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西部民族地區從對外開放腹地走向對外開放前沿。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国产一级a爱做综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激情五月综合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高清欧美色欧美综合网站|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色综合中文字幕|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